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林青霞追忆邓丽君 真空用餐美呆餐馆侍者

IOCOscar6 · 昨天 12:13
刚过60岁的林青霞纵然“花甲”却依旧美艳动人,近日她在台北举办了她的新书《云去云来》分享会,并与美学大师蒋勋对谈人生。在书中,她提到了闺蜜邓丽君,谈到了她的美,谈到了她真空用餐,美呆了服务员。
在现场,林青霞一袭嫩粉红及膝裙搭配围巾,优雅出场,一句“哈罗!大家好”,用开朗的语调问候所有人。她自认人生很圆满,并笑说:“蒋勋跟我说花是美的、甲是第一等,所以60岁是很美呀!”
蒋勋在活动一开始先出场,向观众讚美林青霞的外貌依然如往昔,是大家永远的女神,“感觉林青霞跟60岁这两件事根本不能划上等号。”透露自己有幸认识她比较长的时间,“我们一起去过吴哥窟、俄罗斯旅行,有幸看到她私下动人跟温柔的部分。”随后介绍林青霞出场。
1.jpg
林青霞则是在朗读一段与邓丽君的小故事后出场,她透露有一次与邓丽君一同用餐时,看到对方没穿内衣,“我很想看,但我不敢看,不过旁边的服务生碗碟掉了一地,他应该是有看。”让全场莞尔而笑。
忆邓丽君美呆餐馆侍者
《云去云来》是林青霞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收录二十多篇心情随笔,其中有对已故好友邓丽君和张国荣的回忆,字句真诚动人。
现场,还播放了林青霞朗读的《印象邓丽君》一文。林青霞说,她与邓丽君都在台湾出生,十几岁就受到瞩目,经历相似,也曾在巴黎共度一段美好时光。她透露有一次与邓丽君一同用餐时,看到对方没穿内衣,“我很想看,但我不敢看,不过旁边的服务生碗碟掉了一地,他应该是有看。”让全场莞尔而笑。
书中透露,邓丽君1995年在泰国清迈去世前,曾打电话给结婚不久的林青霞,告诉她准备了一套红宝石首饰要送作结婚礼物。这通简单的电话,竟成了两人的最后通话。邓丽君的突然离去让林青霞怅然若失,“这些年,她经常在我梦里出现……奇妙的是,在梦里,世人都以为她去了天国,唯独我知道她还在人间。”林青霞表示,“写下这段故事,也是为两人的缘分做个纪念”。
2.jpg
蒋勋则以“相濡以沫”形容她俩的情意,他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有三位女性风靡大陆,分别是琼瑶、邓丽君与林青霞,她们的某种孤独,只有自己懂。
龙应台赞她善良、单纯
谈及张国荣,林青霞称他在片场活泼有趣,常逗得她蹲在地上大笑。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相约看了一场电影。当时林青霞感觉到张国荣有异样,他把手搭在她肩上,“我才惊觉他怎么手抖得这么厉害!”林青霞想给他介绍医生,却因当年非典横行而作罢,时至今日,她仍遗憾没能在张国荣深受忧郁症困扰时伸出援手。
《云去云来》一书以林青霞身着全黑V领衣裳的照片作封面,以好友身份出席的龙应台说:“60岁的女人能有这样一张照片,这一辈子也足够了。”随后她有感而发地说:“很多人宠爱林青霞绝不是没原因的,浮华世界里的巨星似乎需要很多伪装,但她一辈子善良、单纯。”
林青霞忆邓丽君:结婚绣球最想给她林青霞
难以相信,曾经的大美人林青霞正式步入花甲之年了。昨天,正是她的60岁生日。息影多年、转型为作家的她,以新书《云去云来》的出版来庆生,用她自己的话说,“人生很难有两个甲子,我唯一一个甲子的岁月出了第二本书,当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也好跟大家分享我这一甲子的人、事、情”。新书封面的照片中,林青霞以侧面出镜,深V造型、黑白色系衬托出她的优雅从容之美,让不少人感慨:“这哪儿看得出是60岁的人啊!”
复出
写作之路一走10年
林青霞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最著名的台湾地区文艺片巨星之一,与林凤娇、秦汉、秦祥林并称“二林二秦”,是当时华语影坛的“玉女派”掌门人。她拍过100多部电影,从青春玉女演到女侠,并凭借《滚滚红尘》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92年,林青霞以《笑傲江湖Ⅱ之东方不败》再攀事业高峰。1994年,结婚后的她选择回归家庭。
2011年7月,息影17年的林青霞以作家身份“复出”,推出散文处女作《窗里窗外》。追溯起来,林青霞的写作始于2004年,她在《明报》和《南方周末》等报刊上开设专栏。《沧海一声笑》是林青霞写的第一篇散文,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都鼓励林青霞继续写作,认为她文笔清丽流畅。由此,她的写作之路开启。《窗里窗外》出版后,引起两岸三地很大轰动,作家琼瑶称赞:“虽然知道林青霞一直在写作,但没想到写得这么好。”此后,林青霞一直笔耕不辍,时隔3年,又有了新作《云去云来》。
当下心情
一首《听雨》折射内心
3.jpg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林青霞的新书书名取自元代徐再思的
《中吕喜春来·皇亭晚泊》。她说:“我喜欢这个‘云’字,也喜欢看云,有时候在飞机上看一朵朵的云,会想到逝去的亲人,想象着他们会不会是其中一片。有时候躺在甲板上看云彩的变幻,又感觉到活着的生命力。我的书里有许多云去了,又有许多云来了,就在这云去云来间产生了许多故事。”
年龄渐长,林青霞愈发爱上了古典诗词。宋代词人蒋捷的一首《听雨》,成为她的内心写照。“‘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那些年在台湾拍戏拍得火红火绿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立之年,孤身在香港拍戏,一待就是十年,曾经试过,独自守着窗儿,对着美丽绚烂的夜景,寂寞得哭泣。‘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而今真是鬓已星星也,到了耳顺之年,历尽人生的甜酸苦辣、生离死别,接受了这些人生必经的过程,心境渐能平和,如今能够看本好书,与朋友交换写作心得,已然满足。”
张国荣
他曾劝我别再拍戏
4.jpg
林青霞的写作,笔下满满的都是回忆。她写朋友,论亲情,谈人生无常。林青霞跟张国荣的交情匪浅,两本书中都提到他,而且笔调都充满了怜惜与哀婉。两人之间似乎有一种相知相惜的心灵之交。在《忆》一文中,林青霞写自己来到香港文华酒店二楼,踏进长廊后想起从这里跳楼而亡的张国荣。“我极力地集中精神,脑子里浮现的却是国荣在这儿、在我对面跟我说的话:“青霞,不要再拍戏了,也不要打太多麻将……”
据林青霞回忆,“在非典传染的前夕,当时我们分别与朋友在以前的丽晶酒店喝下午茶,我三缺一想找与他同桌的陈淑芬打牌。她没空,我失望地转身离去。‘青霞!’身后有一个清脆的声音叫住我,是国荣,他说:‘我跟你打。’我愣了一愣,他怎么会?——那是他跟我打的最后一场麻将,记得那天他‘冲’了一把很大的牌,有五十五番,之后又连放了几把炮。我们打的是小牌,输赢不大,但是我知道他性格要强,事后很过意不去”。
邓丽君
结婚绣球最想给她
林青霞和邓丽君之间也有着一种特殊情分,虽然两人交往不算深,但互相欣赏。林青霞透露,自己对她欣赏的程度到了这种地步——男朋友移情别恋如果对象是她,绝不介意。在《邓丽君印象》一文中,林青霞回忆了和邓丽君1990年在巴黎的相遇。由于没有名气的包袱,彼此都很自在地显出真性情。两人在路边喝咖啡,看来往的行人,欣赏巴黎夜景,餐厅服务生突见“两颗星”而紧张得刀叉落地……结束了法国之旅,两人一同飞回香港,机上,林青霞问:“你孤身在外,不感到寂寞吗?”邓丽君答:“算命的说我命中注定要离乡别井。这样比较好!”
1994年,林青霞结婚当天,很想把手上捧着的香槟色花球抛给邓丽君,“因为我认为她是最适当的人选,我想把这份喜气交到她手上,可是我不知道她在哪里”。婚后不久,林青霞接到邓丽君打来的电话,她问道:“你在哪儿啊?我想把花球抛给你的……”邓丽君只在电话那头轻轻地笑:“我在清迈,我有一套红宝石的首饰送给你。”那是两人最后的对话。
5.jpg
人生之憾
羡慕巩俐有代表作
这几年林青霞生活的重心之一是写作,认真的她常常会找作家白先勇,向他讨教写作的诀窍。白先勇的回答就是:写你的心里话。
让白先勇欣喜的是,她的第一本书《窗里窗外》果真写下了许多心里话,可说是本“青霞心语”。白先勇还大赞她的名字取得好:“青霞两个字再恰当不过,不容更改。青色是春色,象征青春,而且是永远的。霞是天上的云彩,是天颜,不属人间。”面对林青霞,连白先勇也不禁纳罕:“青霞是凭着一股什么样的内在力量,支撑着她抵挡住时间的消磨,常常不期然在她身上,我又仿佛看到了《窗外》那个17岁的清纯玉女。美人林青霞,是永远的。”
在众人眼中,林青霞几乎代表了不老的神话——琼瑶说,“没有遇到过第二个可以和青霞媲美的女子”;徐克说,“她可以出色到令你认为反派也吸引人”;张叔平说,“因为那份气质,林青霞到老也会很美丽”。但美人也有遗憾,林青霞曾告诉朋友:“有一件事一直令我懊悔,那就是我的从影生涯没有什么代表作。”她因此还说,巩俐比自己幸运。
6.jpg
总结:林青霞和琼瑶、邓丽君,她们的某种孤独,只有自己懂。人们都道邓丽君去了天国,但是只有林青霞认为她还在人间,展现了对闺蜜邓丽君的美好情谊,除此之外,林青霞这一次分享的闺蜜邓丽君用餐趣事,让现场观众莞尔。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