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都变了,直播被批太拧巴,38岁的赵丽颖近况曝出,风光不再
赵丽颖身上最矛盾的地方,就是那股挥之不去的“土气”。这本来是她最强的武器,代表着草根出身、不懂圆滑、只靠一股蛮力往上冲的实在劲儿。可现在,这股劲儿好像用错了地方,让她在某些场合,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可笑。最近那场直播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她坐在李佳琦旁边,整个人就像是被临时P上去的,浑身写满了“我不属于这里”。李佳琦在那边声嘶力竭地喊着卖点,她却像个误入片场的观众,脸上挂着职业微笑,眼神却飘忽不定,嘴巴更是张不开,仿佛多说一个字都觉得烫嘴。
网友的眼睛毒得很,一眼就看穿了那份“拧巴”。想赚钱的心思写在脸上,但又端着大明星的架子,放不下身段去迎合这种叫卖式的氛围。这种感觉特别奇怪,既让人觉得她可怜,又忍不住想嘲笑她的笨拙。同是85花,杨幂早就把流量规则玩明白了,懂得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而赵丽颖似乎还停留在“我只管演戏”的旧时代。
说白了,她和李佳琦的同框,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硬凑在一起。李佳琦的直播间需要的是即时反应、情绪调动和接地气的互动,这些恰恰是赵丽颖的短板。她习惯了在镜头前揣摩角色,用几个月的时间进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在几秒钟内说服你下单买一瓶面霜。
于是,整场直播就成了一出尴尬的默剧。她努力想融入,但身体语言全是抗拒,全靠李佳琦一个人撑着场子。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习惯了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的将军,突然被拉去参加一场需要插科打诨的茶话会,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却不知该往哪儿使。
今年以来,她好像一直踩不准点。年初的丑闻风波还没散干净,下半年的作品又没能撑起口碑。《酱园弄》里,大家本来期待她能有个突破,结果硬是把一个文艺女作家演出了几分包租婆的市井气,跟章子怡的老练和杨幂的灵动一比,高下立判。
这事儿就怪了,她最擅长的就是演那种底层挣扎、眼神里带着狠劲儿的角色,一碰到需要书卷气或者复杂内心戏的角色,就显得力不从心。是不是农村出来的底色,真的限制了她的戏路?这或许就是真文化和“演”文化的区别,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是靠演技就能完全弥补的。
就连感情生活,也让人捏了一把汗。以前的绯闻对象,从陈晓到冯绍峰,至少在观众眼里是般配的。可去年传出的那位,不仅名气天差地别,还因为一些争议言论,让她跟着受牵连。粉丝们都急了,觉得她是不是太缺爱了,看人的眼光怎么直线下降。
一个人的事业状态,往往会投射在她的面相和选择上。当她顺风顺水时,拿奖拿到手软,整个人容光焕发。可当她陷入瓶颈,接连做出一些让人看不懂的操作时,那种疲惫和迷茫是藏不住的。大家怀念的,是那个在《陆贞传奇》里野心勃勃的陆贞,是《花千骨》里天真又决绝的小骨。
【-】
“她用十年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演员”,却在流量的洪流里,越来越像一个不知所措的“明星”。”
【-】
那十年,她是用命拼出来的。拍《宫锁沉香》时,从失控的马背上摔下来,背部着地,留下永久的伤疤。那块凸起的骨头,成了她拼命的勋章,但也时刻提醒着她这条路走得有多险。
后来拍《楚乔传》,在沙漠里被拖行,旧伤添新伤,医生直接告诉她这辈子都好不了了。可她呢?只要有戏拍,什么苦都吃。那时候的她,没得选,只能用这种最笨拙的方式去换一个机会,保证自己有源源不断的作品输出,哪怕质量参差不齐。
成名后最大的改变,是她终于有了选择剧本的权利,不用再演那些烂戏了。拍《花千骨》时,从几米高的地方跳下来,连威亚都没拉好,脚踝韧带严重受伤,疼得整夜睡不着。导演问她行不行,她咬着牙说吃止痛药也得拍。
就是这股不要命的劲头,让她从一个无人问津的配角,一步步登上了顶峰。可当她站在高处,却发现风向变了。观众不再只看你有多努力,他们要看你的作品有没有说服力,你的商业价值能不能变现,你的一举一动符不符合一线女星的身份。
而她,似乎还没完全适应这种转变。她的根基是“演员”,可如今的环境,逼着她必须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明星”,去直播,去应对饭圈,去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些,都不是她擅长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分裂的赵丽颖,一个在作品里挣扎,在名利场里迷失的赵丽颖。也许走点弯路不是坏事,至少能让她想明白,自己真正要的,究竟是老艺术家的清誉,还是顶流明星的光环。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