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离婚后接戏忙到飞,杨颖却连综艺都没得上
黄晓明离婚三年,从“油腻教主”变成观众嘴里的“演技派”,接戏接到手软;杨颖离婚三年,从“流量女王”变成“综艺边缘人”,代言掉得只剩红蜻蜓、ubras这类平价品牌。这对曾经的顶流夫妻,现在的差距比菜市场里的白菜和鲍鱼还明显。
黄晓明离婚前的日子不好过,“明言明语”被全网吐槽,“霸道总裁”的戏路演得观众审美疲劳,连他自己都承认“那时候太急着赚流量”。
离婚后,他像换了个内核,不再接那些没营养的流量剧,转而扎进《潜伏者》《玫瑰的故事》这样的正剧里。
《潜伏者》里他演余则成,走路时背有点驼,说话声音放得轻,眼神里全是藏不住的算计,连摸口袋的动作都带着地下党的谨慎,观众说“这才是黄晓明该有的样子”。
现在他接戏,导演得排队等他点头,挑剧本挑得比选老婆还严,只选能让他“动脑子”的角色。上个月有记者问他“翻红秘诀”,他说“没别的,就是把演技捡起来了”。
杨颖离婚前的日子像开了挂,黄晓明花2亿办的世纪婚礼把她捧成“半个娱乐圈的焦点”,接着帮她拿到《建党伟业》和刘德华合作的资源,再把她塞进《奔跑吧》当常驻嘉宾。
那时候她的资源全是黄晓明给的,代言42个高奢品牌,拍的都是徐克、王家卫的大制作,连走路都带着“流量女王”的架子。
可离婚后,这些资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了——迪奥先解约,接着其他高奢品牌全撤了,换成红蜻蜓、ubras这样的平价品牌;
影视资源从“主角”变成“镶边”,《风起陇西》里她的镜头加起来没10分钟,台词就几句;《奔跑吧》里她从“核心”变成“背景板”,后来直接被新人取代。
有人说杨颖“糊”是因为离婚,其实不是——她离婚前的资源都是黄晓明给的,她自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那时候她演的戏,除了“瞪眼式”表演,观众记不住任何细节;
她的代言,全靠黄晓明的人脉撑着。离婚后,黄晓明的资源没了,她自己又没演技,所以糊得理所当然。再加上她的负面事件,“疯马秀”被封号禁言,代言商全跑了;
“婚内出轨”的传闻虽然澄清了,但口碑更差了。现在她接的代言都是平价品牌,拍的戏都是偶像剧里的“边角料”,连《奔跑吧》都不要她了,这就是现实。
黄晓明离婚后,把所有精力放在演技上,所以翻红;杨颖离婚后,还想着“靠流量”“靠人脉”,所以糊了。
这对曾经的夫妻,现在的差距,比“皇帝的新装”还明显——黄晓明用演技把自己的“皇帝新装”换成了“真金白银”,杨颖却还穿着“流量的新装”,以为自己还是“女王”,可观众早就看清了。
杨颖现在的状态,就像“没了根的树”——以前靠黄晓明的根吸收养分,现在根没了,树自然枯了。她要是能像黄晓明那样,把精力放在演技上,说不定还能翻红,可她偏不,还想着“靠炒作”“靠绯闻”,结果越炒越糊。
黄晓明离婚三年,用演技证明了自己;杨颖离婚三年,用糊证明了自己靠谁。这就是娱乐圈的现实——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流量终会过去,只有演技才能长久。
有人说黄晓明“离婚是解脱”,杨颖“离婚是灾难”,其实不是离婚的问题,是他们各自的选择。黄晓明选了“靠演技”,所以翻红;杨颖选了“靠别人”,所以糊了。这就是最真实的娱乐圈,没有谁能永远实力才是底气。
杨颖要是能明白这个道理,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要是不明白,那就只能继续糊下去,直到查无此人。这就是现实,没人会等你,没人会帮你,只有自己救自己。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