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leRing 发表于 6 小时前

88年上海女研究生被16岁少女拐到山东,被困71天获救,现状如何?

天之骄子,怎么会一夜之间跌进深渊?一家人好不容易供她读完大学,谁能想到上火车、下火车,人生就拐了个弯。说起来,这事儿其实离我们都不远,你以为只有故事里的人才会遇到这种事,但人心难测,谁都防不住。

故事还得从王莲说起,1988年的王莲,上海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一个家里全指望她能改变命运的姑娘。日子以前很苦,她家在甘肃农村,能考上大学简直是祖坟冒了烟。父母一辈子种庄稼,没什么文化,但骨子里是不信那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黄历,家里唯一的大女儿,他们冲着她拼了老命供。王莲也争气,小时候不光学习还做家务,不比村里那些只顾玩的小姑娘,勤快、懂事,闭口不谈自己的辛苦,有点像现在那种“老姐型”性格,但嘴里不说、心里明白,她全靠那场高考闯出来的。
校园对王莲来说,是另一个世界。图书馆、操场、新书的墨香,那种青春感跟甘肃风沙里的日子完全两码事。她在生活里是个小透明,在学习上却是老师眼里的宝,能保研到研究生,也算是捧着家里全部希望走进的象牙塔。但说实话,那时候的女大学生,是真的单纯。不懂拒绝,不知道世界上有坏人,心肠软得很,别人开个口,她就把心掏出来。大部分时候,这种性格让人喜欢;但只要碰上了不怀好意的人,麻烦就躲不过。

毕业前夕,王莲准备最后一份调研报告——导师说必须有点本土特色,不能光靠网上查资料,得亲自实地跑一跑。王莲一咬牙,背上背包,打算去河南采风,顺路体验下大城市之外的人情世故。谁知道,这一趟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从上海坐火车去郑州,天一路暗下来,王莲估摸着到站已是半夜。她的性格其实不是那种冒冒失失的,都是为了省钱,在火车站边的小旅舍找了个床位,还和一个陌生女孩合租了屋。那女孩叫李敏,说是16岁,带着一点南方口音,嘴巴很能说,好像什么都知道。但你要问她什么细节,她又含糊过去,全靠瞎编。王莲倒是没多想,甚至觉得她满可怜。李敏说家里穷,不想念书,只能外头打工,王莲还动了恻隐之心,两人很快成了“姐妹”,一起聊人生、聊理想,又说起自己将来的打算。

如果你认识王莲,一定会夸她心软,但说句不好听的,“心软的人容易被吃干抹净”。隔天,李敏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山东有亲戚,倒卖白银一类的生意,挺挣钱,热情地想拉王莲一起过去试试。王莲犹豫了一下,但毕竟调研需要钱,山东又不算太远,一腔热情就跟着李敏去了,也算是给她自己和家里搏个机会。
这一路上转了多少车、坐了多少趟换乘,王莲已经记不清了。她原以为是奔着大城市去,谁知道车一次比一次偏,最后落脚在串串小山村。王莲心里打鼓了,忍不住问李敏是不是搞错了,哪有亲戚会在这么荒凉的地方扎根?李敏嘴比蜜还甜,反而安慰王莲,说这样地方才“有门道”。王莲虽觉不对,但并没有真的生出警觉。记得有位老大爷说过,“年轻时候就是傻,为了省钱省事,什么风险都不知道。”她就是那个“啥都不懂”的大学生。

直到女人胳膊被几个壮汉硬拽下了车,等醒过来人已是别人的了——2480块钱,她的命就这样被“还价”卖给了一个村里的驼背男人。她再找李敏,李敏早就不见踪影了。
那段日子,王莲形容不出来是个什么滋味。她在狭小的柴草屋里醒来,周围伸手不见五指,一靠近就是丑陋的中年男人,满脸黄牙,脸上写满了欲望和兴奋。没谁站出来帮忙,反正村里人觉得“花钱买的女人理所应当”。你说大学身份有用吗?没有。在这里,她成了活生生的道具,每天白天被锁屋里,晚上被摧残。逃过一次,被村民抓回去。男人打她,骂她,语气像宣誓一样干脆——“这么贵买你,就是为生娃。”

人到底有多坚强?她还是垮掉了。短短十来天,看着像疯了一样,时而大声哭喊、时而低头傻笑。男人怕她跑,干脆用铁锁把她关猪圈里。有人看见,没人帮忙,大家都觉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8年上海女研究生被16岁少女拐到山东,被困71天获救,现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