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国民饮料品牌,娃哈哈的一举一动总牵动着不少人的心。近日,有消息称娃哈哈关联企业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计划启用新品牌“娃小宗”,这一消息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大量讨论,网友们从品牌名字、品牌传承到国有资产保护等多个角度发表看法,热度持续攀升。
据多个信源透露的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内部文件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在推进各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工作。为了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作出决定,将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开始,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这一决定意味着,未来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以“娃小宗”命名的相关食品饮料产品,而“娃哈哈”品牌的使用将更侧重于合规层面的把控。
消息一出,网友们最先聚焦的便是新品牌“娃小宗”的名字。不少网友直言,这个名字很怪异,不如其他备选名称来得顺口或有寓意。有网友提出“娃哈哈,娃多多,起名‘娃多多’目前以及往后最好”,认为“娃多多”既延续了“娃哈哈”中“娃”字的辨识度,又贴合当下国家大力提倡多生孩子的政策,甚至有网友联想到“喝娃多多,生多多娃,旺国旺家”的宣传方向,觉得这样的名字更易引发消费者共鸣。也有网友倾向“宗小娃”,称“宗小娃绝对比娃小宗更让人容易记忆和接受”,觉得“宗小娃”既体现了与宗氏家族的关联,又比“娃小宗”更显亲切。此外,“正宗娃”“宗多娃”“宗大娃”等名字也被网友提及,还有网友调侃式建议“应该叫‘宗葫芦’”“叫长公主”,各种名字建议背后,是网友对新品牌名字的关注与期待。
除了名字,网友们对品牌更换本身也表达了诸多担忧。有网友感慨“一个品牌打响,短则几十年长则上百年,娃哈哈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倾注了宗老毕生心血,‘娃小宗’?四不像,这是要把老爹遗产娃哈哈彻底搞砸的前奏哦”,言语中满是对老品牌的惋惜,担心新品牌无法承接“娃哈哈”积累多年的品牌价值。还有网友表示“好好的一个民族品牌,就这样毫无声息的给败了,得失只有自己知道”,认为更换品牌是对民族品牌资源的浪费。另有网友从行业角度分析“国民级消费品的品牌价值的积累,是很多年无数钱无数广告砸出来的,换一个品牌,这一定是无奈之举,更换后的路,还有很长要走”,点出品牌更换背后的挑战,认为新品牌想要在市场上立足,还需要长期的投入与打磨。
关于品牌属性和国有资产保护的疑问,也是网友讨论的重点。有网友直接发问“是否娃哈哈属国企品牌,娃小宗属于宗馥莉个人公司(宏盟)品牌?”,试图厘清“娃哈哈”与“娃小宗”的所属关系,避免品牌混淆。还有网友提及“杭州国资委怎么说,国有资产不能流入个人腰包”“这是要给杭州国资委釜底抽薪啊”,并强调“国有资产要保护好,创始人给一些奖励,有重大贡献奖励可以多一些,但是不能掏空国有资产”,体现出网友对国有资产安全的关注,担心品牌更换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此外,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实际体验,称“超市很少看到娃哈哈,有时想买都买不到”,侧面反映出娃哈哈产品在终端销售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还有网友关注到品牌形象层面,表示“挺好的,从小就觉得娃哈哈那几个卡通形象真的好丑啊,这次换个好看点的”,希望新品牌能在形象设计上有所突破;也有部分网友对消息真实性提出质疑,称“不知道是真是假?”,保持着理性观望的态度。
从网友的热议不难看出,“娃小宗”引发关注,本质上是因为“娃哈哈”这一老品牌承载了太多人的情感与记忆,网友的各种讨论,既有对新品牌发展的期待,也有对老品牌的不舍与担忧。对于新品牌而言,名字争议只是起点,后续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平衡品牌传承与创新,如何通过产品品质与市场运营赢得消费者认可,才是关键。而关于国有资产与品牌所属的疑问,也需要相关企业给出明确回应,消除网友顾虑。毕竟,无论是“娃哈哈”还是“娃小宗”,只有真正尊重消费者情感、坚守合规底线、保障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上走得更远。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