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乌克兰女兵真相:7万女性扛枪,自愿还是被迫?

幸福的微笑 · 昨天 15:45
战争中的女性身影:从支援岗到前线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军队中女性比例从2021年的约10%攀升至2023年的15%-20%。根据乌克兰国防部数据,目前约5-7万名女性服役,其中超过80%分布在医疗、后勤、通信和行政岗位。一名基辅的军医安娜在采访中坦言:“我的工作是救治伤员,这和性别无关,只和能力有关。
1.jpeg



然而,确实有部分女性主动选择进入战斗部队。乌军“亚速营”特种部队曾公开招募女性狙击手,报名者需通过严格体能测试和心理评估。一名化名“夜莺”的女狙击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如果男性可以保卫国家,女性同样可以。”
2.jpeg

征兵政策争议:法律如何界定女性角色?

2022年10月,乌克兰修订《兵役法》,要求60岁以下、从事34类特定职业(如医生、药剂师、通信技术员)的女性必须进行兵役登记。政策出台后,超过3.6万名女性完成登记,但乌国防部强调:“登记不等于强制服役,仅用于紧急情况下快速动员。”
3.jpeg



引发国际舆论哗然的是“孕妇征兵”传闻。经调查,个别案例源于征兵系统未及时更新孕妇的豁免状态,乌官方已对此致歉并修补漏洞。人权组织报告显示,乌克兰法律明确禁止征召孕妇及育有3岁以下幼儿的女性。


数字迷雾:信息战中的真伪博弈

“7万女兵”这一数据实际涵盖所有军中女性,而“6000人一线作战”的说法则存在疑点。乌克兰独立调查机构“Texty.org”分析发现,乌军未公开前线女兵具体人数,但根据伤亡名单推测,实际参与直接交火的女性或不足千人。
4.jpeg

俄罗斯媒体多次渲染“乌克兰强征女兵”,甚至发布伪造的“孕妇持枪”图片。对此,英国BBC事实核查团队指出,相关图片实为乌克兰民间女性自卫训练场景。联合国乌克兰人权监测团2023年报告称,未发现系统性强制女性参军的证据,但警告“任何强迫征兵都违反国际法”。
5.jpeg



国际视角:勇气与隐忧并存

西方社会对乌克兰女性参军呈现两极评价。美国《纽约时报》赞扬这是“性别平等的突破”,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公开致敬乌军女兵。但欧洲人权法院提出担忧:“战争可能迫使女性在‘爱国责任’和自主选择间陷入道德困境。”


6.jpeg

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民间组织“女兵权益联盟”披露,部分女性军人遭遇同工不同酬、性骚扰等问题。2023年,乌军宣布为女兵配备定制防弹衣和生理用品,但前线物资短缺仍制约改革落实。
战场之外:被改变的性别叙事

冲突前,乌克兰社会对女性参军接受度有限。2018年民调显示,仅42%民众支持女性担任战斗职务。如今,这一比例升至67%。基辅街头随处可见“女性也能守护国家”的宣传海报,军校女性报名人数增加3倍。
7.jpeg



但社会传统观念仍未完全扭转。一名退役女兵玛丽娜表示:“我父亲至今不愿告诉邻居我在前线作战过,他说‘女人不该碰武器’。”
结语:在真相谣言间寻找平衡

战争中的乌克兰女性,既是保家卫国的战士,也是信息战的焦点目标。她们的故事混杂着勇气、争议和复杂的人性抉择。面对“强制征兵”传闻,需警惕数据被政治化裁剪,也应关注女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困境。正如联合国妇女署呼吁:“无论战时还是和平年代,女性的选择权必须被尊重。”


-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